洛陽市邙山陵墓群保護條例
重要墓葬和遺址及其保護
第十條 邙山陵墓群已發(fā)現(xiàn)并確認的重要墓葬和遺址包括:
(一)東周墓地。位于孟津縣平樂鎮(zhèn)金村東,漢魏洛陽故城內城東北城垣內,面積1200米×1000米。
(二)大漢冢及其陵園遺址。位于孟津縣送莊鎮(zhèn)三十里鋪村南。以坐標N 34°46.520′,E 112°34.975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600米。
(三)二漢冢及其陵園遺址。位于孟津縣平樂鎮(zhèn)平樂村西北。以坐標N 34°45.977′,E 112°35.070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。
(四)三漢冢及其陵園遺址。位于孟津縣平樂鎮(zhèn)平樂村北。以坐標N 34°45.701′,E 112°35.125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。
(五)邙山陵墓群調查編號707號漢代大冢及其陵園遺址。位于孟津縣平樂鎮(zhèn)朱倉村西北。以坐標N 34°46.581′,E 112°36.227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。
(六)邙山陵墓群調查編號722號漢代大冢及其陵園遺址。位于孟津縣平樂鎮(zhèn)朱倉村西北。以坐標N 34°46.524′,E 112°36.026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。
(七)劉家井漢代大冢及其陵園遺址。位于孟津縣送莊鎮(zhèn)三十里鋪村劉家井自然村。以坐標N 34°47.244′,E 112°35.239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。
(八)曹魏征東大將軍、大司馬曹休墓。位于連霍高速公路洛陽服務區(qū)東約100米。以坐標N 34°46.461′,E 112°34.705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。
(九)西晉文帝崇陽陵。位于偃師市城關鎮(zhèn)后杜樓村北1500米。以坐標N 34°45.0294′,E 112°44.2001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。
(十)西晉武帝峻陽陵。位于偃師市首陽山鎮(zhèn)南蔡莊村北2500米。以坐標N 34°45.0001′,E 112°41.9963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。
(十一)北魏孝文帝長陵及其陵園遺址。位于孟津縣朝陽鎮(zhèn)官莊村東約800米。以坐標N 34°45.9596′,E 112°25.0573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300米。
(十二)北魏宣武帝景陵。位于洛陽市老城區(qū)冢頭村,洛陽市古代藝術博物館所在地。以坐標N 34°44.084′,E 112°24.430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300米。
(十三)北魏孝明帝定陵及其陵園遺址。位于孟津縣送莊鎮(zhèn)東山頭村東南。以坐標N 34°46.506′, E 112°33.764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300米。
(十四)北魏孝莊帝靜陵。位于洛陽市西工區(qū)紅山鄉(xiāng)上寨村。以坐標N 34°42.273′,E 112°22.518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300米。
(十五)后唐明宗徽陵。位于孟津縣送莊鎮(zhèn)送莊村東南。以坐標N 34°47.088′,E 112°33.912′為中心,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。
根據(jù)考古發(fā)現(xiàn)或者研究成果,應當及時依法增補重要墓葬和遺址。
第十一條 邙山陵墓群保護范圍分為西段、中段和東段。
(一)西段:洛陽市北郊、孟津縣境內,北魏陵區(qū)。
北界孟津縣朝陽鎮(zhèn)游王村至孟津縣朝陽鎮(zhèn)崔溝村北;西界孟津縣朝陽鎮(zhèn)崔溝村至洛陽市老城區(qū)邙山鎮(zhèn)冢頭村南;東界孟津縣朝陽鎮(zhèn)游王村至洛陽市 沙湾县| 青田县| 营口市| 西宁市| 唐山市| 三明市| 溧水县| 新蔡县| 吉首市| 湘潭县| 阿勒泰市| 夏河县| 永修县| 兴文县| 中卫市| 外汇| 岐山县| 鹤岗市| 康定县| 安乡县| 临沧市| 涞源县| 玛多县| 景德镇市| 鹤岗市| 岑溪市| 墨江| 天镇县| 定陶县| 登封市| 镇平县| 瓮安县| 松滋市| 新巴尔虎右旗| 高阳县| 吉隆县| 浮梁县| 五华县| 珠海市| 枝江市| 县级市|